超声波清洗技术的核心机制是利用换能器将超声频源的能量转换为机械振动,进而将这种振动能量传递至清洗槽中的液体。超声波通过清洗槽壁辐射进入清洗液中,引发槽内液体中微小气泡的振动。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这些气泡经历生长与崩溃的过程,即所谓的空化现象。空化的瞬间释放出的能量足以破坏污垢与被清洗物体表面之间的粘附力,导致污垢层疲劳并最终脱落。此外,气泡的振动还起到了物理擦洗的效果,增强了清洁效果。
(超声波清洗原理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超声波清洗通常配合两种主要类型的清洗剂:化学清洗剂和水基清洗剂。化学清洗剂通过化学作用来分解污垢,而超声波清洗则通过物理作用增强清洗效果。两者的结合能够实现对物体表面的全面深度清洗,无论是顽固的污渍还是复杂的几何结构都能得到有效处理。
在超声波清洗中,频率的选择至关重要。较低频率的超声波(通常低于60KHz,尤其是20-40KHz范围内)能产生更强烈的空化效应。具体来说,20KHz左右的频率适合清洗大型部件以及污垢与表面结合紧密的情况,尽管伴随的噪音较大,但空化强度高,能有效去除顽固污渍。相比之下,40KHz左右的频率产生更多的空化气泡,但单个气泡的破裂强度较低,噪音较小,特别适用于表面细节丰富、盲孔多或污物与表面结合力较弱的精细工件,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和温和的清洗效果。
综上所述,超声波清洗技术结合了物理与化学双重作用,通过精心选择的清洗剂和适当的频率设置,能够高效、细致地清洗各种类型的物体和污渍,尤其在工业清洗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超声波使得清洗液中的气泡周期性地膨胀和收缩,当气泡崩溃时,会产生强烈的局部冲击波,这种力量能够有效地击碎和剥离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污垢颗粒。此图有助于更直观地理解超声波清洗的强大清洁能力。